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记全国防沙治沙标兵、凉州区长城乡新庄村农民张生成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兴全
    2017-03-19 23:19:37   转载

    ——17年的执着坚守

       在茫茫沙海中植树,头一天挖好的树坑,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;刚种好的树苗,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,就是被连根拔起。已经成活的小树苗遇上高温天气就会被晒死,有时候要想栽成功一棵梭梭,不知道要反复多少回。 
           2月16日,记者驱车沿民调渠防沙治沙公路来到凉州区八十里大沙长城段,道路两旁植被茂密,全国防沙治沙标兵、凉州区长城乡新庄村农民张生成看着自己亲手栽植的梭梭、花棒等沙生植物将原本裸露的一座座沙丘盖了个严实,心中感慨万千。 
         凉州区长城乡新庄村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,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深受沙漠的危害。由于缺乏管理,沙区植被破坏严重,风沙活动频繁,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。“登高远望一片沙,大风一起不见家”是这里昔日的真实写照。 
         被当地群众誉为“治沙愚公”的张生成,自2000年开始,坚持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红水河东岸的风沙口治沙造林,17年如一日,情系沙海,扎根荒漠,累计投入资金28万多元,压沙造林近2万亩,栽植梭梭、花棒、毛条480多万株,沿红水河东岸八十里大沙造出了一条宽1公里、长17公里的防风防沙绿色屏障,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,有效防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,当地乡镇的11个村近2000户群众的3万多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,在腾格里沙漠用真情书写了他的绿色传奇。 
         “父辈们已经饱受风沙之苦,说啥也不能再让孩子们受苦啦。” 
         张生成,中共党员,高中文化。1998年,身为村主任的张生成看到每年被风沙埋压的农田和毁坏的庄稼,心里很不是滋味,“父辈们已经饱受风沙之苦,说啥也不能再让孩子们受苦啦。”于是,他决定到凉州区九墩滩治沙基地学习治沙技术。2000年起,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,在沙漠南缘,红水河东岸的风沙口种树种草,先让这儿绿起来。 
         长城是凉州区主要的风沙口之一。当地一年四季刮风,尤其是春秋季节,风起沙飞,天昏地暗,沙粒子啪啪打得人生疼。治沙现场与外界基本断绝通信联系,晚上全靠一盏煤油灯照明。夜幕来临,大伙瞅上一阵星星、月亮,伴随着“呜-呜-”的风声入睡了。张生成和乡亲们住的“干打垒”和地下窝棚四面透风,早上一觉醒来,被子上、眼里、嘴里都是沙子。 
         春秋两季是治沙的最佳时节,可是也是农民春种秋收大忙季节。每年春秋季到来,张生成和乡亲们毫不犹豫地带上干粮,早早来到了治沙现场。为了抢墒情,他们每天在沙漠里一干就是十五六个小时,治沙、挖坑,抢栽梭梭、花棒、红柳、白榆、沙枣等耐旱树木。渴了,大伙就地喝口凉水;饿了,啃口干馍;累了,躺在沙地上缓口气。 
         谁都知道,植树离不开水,沙漠偏偏又是最缺水的地方,而运输最困难的还是水。小树苗成活与否关键是头一个水要浇足。张生成变卖了自家的牲畜买了一辆北京吉普,在家与沙漠之间的崎岖小路上日复一日地拉着水桶来回拉水,精心呵护着那些绿色的生命。 
         但最让张生成气恼的是,有时狂风骤起,前一天刚种好的树,第二天不是树苗根部裸露,就是干脆被连根拔起;头一天挖好的树坑,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;刚刚栽下的树苗就被大风刮跑了,成活的小树苗遇上几个高温天气,就会晒死,在茫茫沙海中植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不知反复多少回才能种活? 
        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,张生成没有沮丧,没有后悔,更没有退缩。而是开始慢慢地琢磨,如何有效保护已经栽植的树苗,让他们栽得上、扎下根、活下来。 
         “治沙要摸着沙漠的脾性,要有信心,不蛮干,打持久战。” 
         为了提高沙生植物的成活率,张生成穿上皮袄,专拣大风扬沙天气,走进沙窝,像趴在地上看蚂蚁打架一样仔细观察,看风从何方起,沙向何处落,哪里能种草,哪里能栽树。他努力探索治沙模式,渐渐明白治沙首先得摸清风沙的脾性,然后再寻找降服的办法。多年的治沙劳动和细心琢磨, 张生成悟出了治沙的真经:“治沙要摸着沙漠的脾性,要有信心,要讲科学,不能蛮干,要打持久战。”这让他更有信心降服“黄龙”,既然做了,就要做好,要有责任心。 
         张生成不仅善于“琢磨”,也善于虚心学习。他是市、区林业技术部门常客,也是林业技术人员的好友。多年的实践经验,使张生成深深体会到:治理沙漠,不但需要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,更需要科学求实的态度。这几年,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,积极探索、推广固沙造林新技术,选择花棒、梭梭、毛条等适生树种,采用“大苗深栽”、“泥酱蘸根”、“一把草,一棵苗”、“容器苗移栽”等旱作造林技术,还自己设计制作了专门栽植沙生苗木的工具,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质量。 
         最近几年,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,张生成积极争取,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,2011年、2012年两年时间里,他在腾格里沙漠的南缘的红水河东岸、八十里大沙等处,带领乡亲们完成治沙项目5000多亩,栽植沙生植物170万株。 
         “为改变家乡面貌尽一点力,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。” 
         来到红水河东岸、八十里大沙漠,登高望远,眼前黄沙泛金,草方格如网紧紧锁着大漠,棵棵梭梭在风中摇动……功夫不负有心人,十多年来,张生成在这里营造出了一条宽1公里、长17公里的防风防沙绿色屏障,有效防止了腾格里沙漠南侵,3万多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。 
         “造林不易,护林更难。”今年,张生成主动当起了新庄村东沙窝义务护林员,及时巡逻,保护治沙成果。 
         十多年过去了,张生成压沙造林近2万亩。2013年10月,全国绿化委员会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张生成“全国防沙治沙标兵”荣誉称号。张生成说:“要想富,先种树,为社会多担当一些责任,为改变家乡面貌尽一点力,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。”质朴言语代表着张生成这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心声。如今,张生成已经年过半百,当提到今后的打算时,张生成坚定地表示,他会顺着认准的这条道路勇敢的走下去的。 
         华发不移治沙志。张生成的脑海里已经产生了一个更大更远的设想:在现在治沙的基础上逐渐向外扩展,大量栽植沙生植物,建成一条绿色防风固沙屏障,为家乡的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